Sunday, October 29, 2006

Such crappy p&w this morning (... 像 pat 屎一般 ...)


先此聲明: 相片不是今早影的; 應該是兩星期之前影的.

不用上 Seekers, 可以返大堂崇拜就自然有所期待. 想不到今早的 p&w 竟然如此 crappy:

1. You (the worship leader) shouldn't have made the congregation stand throughout the entire p&w session. Boy! That was a whole 15 minutes.

Mind you, we have a sizeable number of seniors in our congregation. They cannot stand for too long.

This mistake has been committed by me; but by a verteran worship leader? C'mon! Couldn't you tell us to sit down after the first congregational hymn?

2. "Teaching" new hymns during p&w?

p&w 顧名思義 is a time to worship God and give praise to Him. I am not saying that new hymns should not be sung during p&w time, but you should not have used a time dedicated to God and misused it as "teaching time". I think it is very unrespectful for God.

There are ways to address to this issue. Here is my suggestion: Why don't you give the new hymn to the choir (as you will very likely not have praise teams next year) and train them. When it comes to Sunday, tell the congregation that there is a new hymn (this may arouse the congregation's curiosity) to be sung. Instead of using the word "teach", why don't you say, "let the choir sing the first stanza and congregation please join in from the second stanza" or something like that.

Congregational hymn should be quite easy to follow. The key should not be too high or too low; and the tempo and beat should be quite easy-going. Otherwise, the hymn should not have been chosen for congregational purpose.

Again, even I who does not often lead singspiration know this, why you being the veteran don't?

Worship Leader 本來有一個很美的職份, 就是帶領會眾進入敬拜, 除卻難阻去朝見上帝. 令大家可以有一個 life transforming 的敬拜 experience. 誰知今早這一役反而成為了
敬拜上帝難阻. 多 ironic.

Who am I to judge? But I think from some of our worship leaders, our p&w is really going downhill. I don't want to see this. And I believe God doesn't not want to see this and accept this sort of "watered-down" living sacrifice to Him too.


Saturday, October 07, 2006

陶傑繼續 cynical


有些朋友知道我對壽終殯儀這個行業有一點 fascination. 這也不是甚麼的秘密.

今早看到陶傑一篇於幾天前上貼的文章, 繼續其尖酸刻薄之能事. 一看再看, 叫我笑了好幾分鐘.

------------------------

十 一 黃 金 周 , 香 港 導 遊 開 發 新 「 景 點 」 , 帶 大 陸 旅 行 團 去 和 合 石 參 觀 。


殖 民 地 很 罪 惡 , 香 港 的 前 殖 「 景 點 」 , 剷 的 剷 , 拆 的 拆 , 像 雀 仔 街 、 域 多 利 差 館 、 天 星 碼 頭 , 舊 的 「 景 點 」 拆 光 , 新 的 「 景 點 」 還 沒 來 得 及 「 開 發 」 起 來 。


和 合 石 的 新 景 點 頭 炮 , 為 什 麼 不 可 以 ? 首 先 , 正 如 《 摘 星 奇 緣 》 捧 紅 了 倫 敦 的 諾 定 山 , 和 合 石 是 香 港 國 際 名 片 《 香 港 製 造 》 的 著 名 外 景 : 有 一 場 戲 , 片 中 的 男 主 角 李 燦 森 跟 他 的 女 友 , 到 和 合 石 去 觀 賞 日 落 , 但 見 一 抹 斜 陽 , 照 在 高 高 低 低 的 千 萬 座 墓 碑 之 間 , 意 境 甚 為 高 遠 , 全 歐 洲 的 影 評 人 覺 得 , 這 一 場 戲 體 現 了 德 國 康 德 哲 學 的 道 德 困 境 , 還 有 法 國 思 想 家 傅 柯 所 說 的 人 與 上 帝 之 間 對 話 時 失 去 話 語 權 的 哽 咽 與 蒼 茫 。


香 港 的 新 旅 遊 景 點 , 不 妨 由 和 合 石 開 頭 , 搞 一 個 新 意 念 , 叫 「 生 死 逆 向 一 條 龍 」 。 參 觀 了 和 合 石 之 後 , 可 以 把 大 陸 客 帶 到 哥 連 臣 角 火 葬 場 , 讓 大 陸 人 士 了 解 , 除 了 和 合 石 這 個 香 港 人 的 遺 骨 平 台 , 香 港 還 另 有 一 座 火 化 基 地 。 遇 到 有 死 者 剛 好 要 火 化 , 死 者 親 屬 , 不 妨 把 「 按 鈕 權 」 賣 給 黃 金 周 的 旅 行 團 , 就 地 投 標 , 一 百 元 底 價 , 讓 「 內 地 同 胞 」 們 出 了 錢 , 親 自 按 鈕 , 嚐 一 嚐 把 一 個 香 港 人 親 自 送 進 子 火 化 的 那 種 「 老 子 在 文 革 時 期 上 山 下 鄉 , 你 們 香 港 人 卻 在 殖 民 地 統 治 下 大 魚 大 肉 , 今 天 香 港 要 靠 我 們 輸 血 救 濟 , 你 都 惡 得 耐 啦 」 的 快 感 , 一 句 「 送 你 歸 西 喇 」 , 手 指 一 按 , 這 樣 的 節 目 , 會 很 受 歡 迎 的 。


然 後 往 回 走 , 參 觀 香 港 四 大 殯 儀 館 香 港 、 世 界 、 萬 國 、 寶 福 山 , 由 導 遊 講 解 , 當 年 許 多 香 港 名 人 , 像 林 黛 、 李 小 龍 、 新 馬 仔 、 哥 哥 , 都 在 這 幾 個 景 點 開 放 遺 容 供 人 瞻 仰 的 。 然 後 旅 遊 車 不 妨 跟 隨 香 港 人 的 傳 統 出 殯 路 線 圖 , 兵 分 多 路 , 或 由 魚 涌 前 往 柴 灣 永 遠 墳 場 , 或 由 紅 磡 轉 往 和 合 石 , 追 思 許 多 香 港 名 人 最 後 一 段 心 路 歷 程 , 就 像 遊 客 去 了 耶 路 撒 冷 , 亦 必 由 彼 拉 多 審 訊 耶 穌 的 聖 殿 到 耶 穌 揹 十 字 架 走 過 的 哭 牆 , 到 最 後 的 各 各 他 山 , 一 條 龍 從 頭 走 一 遍 的 。


雖 然 旅 遊 巴 士 上 , 偶 會 彈 出 來 一 句 「 挑 , 別 看 香 港 人 死 得 闊 , 比 起 我 們 的 八 寶 山 還 算 不 了 什 麼 」 之 類 的 涼 薄 話 , 然 而 大 多 數 黃 金 周 遊 客 , 是 對 李 小 龍 和 哥 哥 們 懷 有 感 情 的 , 他 們 一 路 上 會 暫 停 喧 嘩 , 靜 靜 地 慎 終 思 遠 。


放 心 把 和 合 石 永 遠 墳 場 列 為 「 景 點 」 , 永 遠 不 會 怕 地 產 商 來 收 購 。 因 為 即 使 夷 平 墓 碑 , 化 骨 揚 灰 , 改 建 為 豪 宅 「 合 石 豪 庭 」 或 「 和 合 帝 苑 」 , 千 萬 骸 骨 魂 作 祟 , 呎 價 Mark 幾 多 錢 呢 ?


-- 陶傑

Friday, October 06, 2006

提早辭職仲有遣散費收,真正不可思議!




棄甲曳兵的前安省自由黨議員黃志華,想不到提早辭職還可以享受 Queen's Park 送給他的"肥雞餐"!

今早 680新聞台 (AM 680News) 報導, 新民主黨省議員科莫斯 (Peter Kormos http://www.ontariondp.com/mpps/kormos.php) "篤爆" 幾位包括黃志華的前省議員在提早辭職時還可以每人提取超過四萬三千元的遣散費. 科莫斯建議以後省議員除非因病緣故,否則提早辭職 (無論自願或被炒)均不可取得遣散費.

我叫好也來不及! 這差不多是我首次同意 NDP 黨人的言論.

CFRB 1010 的 Bill Carroll 今早亦有對此事作出評論,並邀請聽眾 "烽煙". 詳情可以下載以下的 mp3:

http://us.share.geocities.com/faifujiyin/BillCarroll20061006.mp3

再次證明黃志華有 "LEM" 油水之嫌. 佢若有種就應該把遣散費退還給省府;唔好狡辯話呢d係你應得既報酬云云,否則你同 David Dingwall 的名句 "I am entitled to my entitlements" 差不多.

畢竟兩個都是自由黨人,臭坑出臭草!

----------

明報 — 加國新聞
.
黃志華離職領4.3萬惹新民主黨議員不滿
科莫斯提私人法案禁辭職領離職金

(多倫多5日加新社電)安省自由黨議員黃志華第3年在省議會工作,卻在秋季復會首天請辭,他中途退席,仍能領取離職金43,000多元,新民主黨省議員科 莫斯(Peter Kormos)大表不滿。他周四提出私人法案,要求省府修例,註明在任期屆滿前離職的省議員沒資格領離職金,基於健康理由退席者除外。
.
萬錦市自由黨省議員黃志華上月辭職,準備參加11月的市選。黃志華首度當選省議員,任職不足3年。


黃志華辭職可獲43,000多元離職金,科莫斯感到憤怒。科莫斯提出《無人喜歡逃兵法》(Nobody Likes A Quitter Act),不給未滿任期的省議員離職金,以健康理由辭職的省議員則是例外。


該項私人法案沒有追溯力,黃志華仍合資格領取6個月的薪金,亦即服務不足6年的省議員可領的最低離職金。


私人法案在安省甚少成為法律,但科莫斯有信心,這個問題會引起公眾的共鳴。


科莫斯在宣布提出法案的聲明中說﹕「我們要分出那些政客,那些隨意拾起包袱,到他們眼中更理想的天地。好吧,他們到外面發展吧,但不要帶走離職金。」

科莫斯說,省議員中途辭職,選區居民失去喉舌,在省議會失去投票權,居民也失去選區辦事處的服務。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Red Friday - September 29, 2006



Let's all wear something red tomorrow in support of our troops overseas, especially in Afganistan.


This is NOT about politics. This is NOT an issue whether we are supporting the war in Afganistan/Iraq/wherever. Let's face it, our brave men and women are stationed out there. As proud Canadian citizens, we here back home should be supporting them. Period.

Let them know that we are 200% behind them.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政治遊牧民族最新族長 -- 準備棄甲曳兵而又再戰萬錦市的安省自由黨議員黃志華



今天中午從收音機中聽到黃志華突然辭去省議員的職位。可是因為要外出開會﹐所以沒有聽到他請辭的理由﹐心想很可能是家庭理由又或是個人健康問題的緣故。唉﹗無可厚非啦。

怎知傍晚再聽新聞﹐得知原來黃議員是因為要趕上十一月的市政府(萬錦)選舉﹐才決定在他所謂的這個「關鍵時刻」辭去省議員的職位。

嘩﹗「關鍵時刻」﹗ 何其「堂而煌之」的理由﹗

做政客必須擁有兩大強項﹕第一﹐把口“啷”過油﹐死都拗翻生﹔第二﹐記性一定要唔好。

作為律師﹐黃議員的第一強項必無置疑。第二﹐除了自己記性唔好﹐他更想選民記性與他一樣唔好。

Not me.

二零零三年﹐當時的市議員黃志華辭去他的公職﹐參加省選﹐代表自由黨出戰﹐順利勝出。雖然他今晚在電台節目中狡辯話自己做議員剩下只有一個月才辭職。但是﹐偷十元是偷﹐偷一元也是偷。

三年後的今天﹐黃議員又再重蹈復轍。Such a perfectly consistent track record.

政客可以搬出千百個藉口辯護自己的政治動作(難怪很多出色的政客都是律師﹗)﹔但是辯護歸辯護﹐印象歸印象。You really do not have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the first impression.

印象就是黃議員確實有前科。印象也就是安省自由黨於明年的省選也是危危乎。黃議員自己的一席亦然。

Now you know the rest of the story why he wants to run for Markham again.

1 + 1 = 2. 印象就是黃志華議員確實想舔 (音“LEM”) 盡兩級政府(省與市)的油水。

他說他不是第一個議員提早辭職。喂﹗人地做錯事﹐你一定要跟住咩﹖﹖

關於黃志華議員今日宣佈的意向﹐怎樣也是講不過去。只可以對他冠以“政治遊牧民族”的稱號。


P.S. 我們是文明的一代﹐不會叫他做“政治婊子”。

P.P.S. 噢﹗對不起﹐要尊重他是男人﹐所以也不可以
叫他做“政治鴨”。

Thursday, August 31, 2006

強化人際關係座右銘


嘴巴甜一點﹐腦筋活一點﹐
行動快一點﹐效率高一點﹐
做事多一點﹐理由少一點﹐
肚量大一點﹐脾氣小一點﹐
說話輕一點﹐笑容露一點。

以上是我在六月中某天在城市荷里活餐廳吃午餐時﹐桌上餐紙的雋語。

Tuesday, August 22, 2006


Young Coconuts -- 椰青陣一字排開

這是昨天下午在 Spadina, Dundas 以北見到的得意奇景。

椰青賣得實在太便宜了﹐才 $1 一個﹐無怪當我們在對面的越南餐廳用晚膳時﹐望出街外﹐真是差不多人手一個椰青。

飲完之後﹐當然要把廢物 “解決” 啦。垃圾箱理必成為被投放的地方。奈何西人的切計實在沒有預計這些地方美食 (ethnic food)﹔不知誰人帶頭把椰殼首先放在垃圾箱頂頭﹐而第二第三個就有這種 “雅興” ﹐開始擺出這個椰青陣。


這種算不算是 “行為藝術” 呢﹖

Sunday, August 20, 2006


Quarter of A Century

Yes. 25 years ago and exactly to the day! Today marks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my landing in Canada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August 20, 1981, 星期四﹐就是坐著這隻日航的 747 離開香港。開始了放洋的生活。

那天先到東京成田轉機﹐再坐另外一隻日航的 747 到溫哥華。在溫哥華的朋友家裡住了兩個多星期才飛去多倫多﹐再轉接入去 Fort Erie 的 NCC寄宿。

回想這 25 年﹐生活充實﹐多姿多采﹔畢業後回港工作﹐之後又移民返回多倫多﹐ 再以之為安身立命之地 (起碼現在係咁﹗未有打算再覓地遷徙。) 擁有這身邊的一切 (no matter tangibles or intangibles; stuff or relationships) 真是夫復何求﹗

要多謝老爹 --- 若果當年不是他賣屋套現﹐“掟” 我們兩兄弟放洋的話﹐可能我當年 Form 5 畢業後真是去投考警察﹐今天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從 “美女廚房” 到 “美女班房”

香港人短視﹐急功近利的心態又一鐵證﹗

醫療如是(傷風鼻塞都要打針食特效藥﹔多倫多醫生只叫你飲多D水同埋休息)﹐現在連教育也如是。


Sex sells 似乎已是放諸古今中外皆準的道理﹐一定有招徠。但是﹐“美女班房” 這一招﹐在一年之後放榜之日便知掂唔掂。

香港現在的教育制度 ---- 求學只是求分數 ---- 比我們小時候所經過的慘痛日子還更甚。若果 “美女班房” 不能把學生成績帶到更高峰的話﹐Ken Sir 出年又要再諗新招了。

不過更可怕的是﹕如果 “美女班房” 這一招駛得的話﹐則連教育補習業都要 “性化”﹐下一步更不敢想像。

Tuesday, August 15, 2006





Bizzare Accident On Yonge Street in Richmond Hill

According to bystanders, a white car was travelling northbound on Yonge Street (at Arnold Crescent, north of Major Mackenzie) this morning at 7:30am, but for some unknown reasons, slammed and levelled a lamppost, a tree, and then spinned and tilted 90 degrees - sitting on its side and almost crashed into a barber shop.

From looking at the the situation of the accident scene and the photos I took, the car must have been travelling at a very high speed. However, on a weekday morning and virtually at rush hour, how could a car have been travelling at such a high speed? Well, I guess only the driver and the cop who questioned him/her could tell.

A few months ago I heard in the radio that from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y are (or have already done so) developing a "black box" for cars. This automobile version of the "flight recorder" will record all the statistics such as speed of the car and the direction it is travelling within the last 5 seconds before the accident happens. The device is called VER (Vehicular Event Recorder) or something like that.

So if available, the VER will be able to tell what really happened this morning.

Nevertheless, there are opponents in everything. VER is no exception. But then again, it's all about privacy issues.


Friday, August 11, 2006



航空旅行面臨嚴重安全威脅,有咩應付o既好辦法?


時局到了這個田地﹐平民百性的各樣生活方式﹐包括集體運輸(航機, 地鐵, 公車)都受到影響。今日最 update 的手提行李 no-packing list 連水都帶不得上機﹔下一步將會怎樣﹖航機上將不會有飲料供應﹖

有咩應付o既好辦法?

曾經聽過一個方法﹐理論上是完美﹐實際上當然不可行啦﹗不過當笑話聽囉。在壓力這麼大﹐這麼困擾的一天作為一點調劑也不算是壞事﹕

答案﹕天體航機。

無錯。天體航機﹗

正所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技日新月異﹔今天有液態炸彈﹐誰知日後恐怖份子會不會研製成 “衣料炸彈”﹖把炸彈材料製成衣履著在身上﹐又然後在半空中引爆﹖

所以各位乘客登機時﹐只可以用透明膠袋裝住身份證明文件﹐其餘所有東西﹐包括身上所有底面衫褲鞋襪﹐都要 check-in 寄倉。大家在機上肉帛相見。包安全。

除非恐怖份子把炸彈放在體內﹐好似以前的人體運毒咁啦。不過咁是否成為變相了的 “肉彈” 呢﹖﹗﹖

Wednesday, August 09, 2006




生化柴油 (Biodiesel)

剛讀完張慧慈小姐 2006 年 8 月10 日 在香港“頭條日報”的專欄﹐再回想過去一年多以來高處未見高的氣油價格﹐相信都令大家﹐得別是有車階級﹐對這個題目再感興趣。

第一次聽到關於 biodiesel 是 2001 年﹐ 當時仍然運作的 MojoRadio (即現時的 Talk640) 其中一個節目談及美國加州有人到快餐店收取不能再作煎炸用的 “萬年油” ﹐然後注入柴油 (即油渣) 汽車的引擎﹐便可作普通柴油使用行車﹔據報汽車噴出來的廢氣還會發出炸薯條的氣味云云﹗

僅是聽﹐有點不相信。再過了兩年﹐在 Discovery Channel 看到英國的研究人員﹐把一輛富豪 (Volvo) 柴油車的燃油系統洗淨﹐然後注入普通不過的煮食用菜油﹔啟動後﹐汽車照樣 “健步如飛” ﹗ 今次真是看見為信。

及至去年﹐又再從收音機聽到關於使用煎炸油來行車的消息﹕在日本﹐有人使用炸過天婦羅 (tempura) 的食油注入汽車引擎﹐效果一樣可行﹗

生化柴油現時仍是研究階段﹐相信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例如汽車性能表現﹐對空氣及環境的污染和影響等等﹔希望科學家們日後打出個未來﹐造福大家﹐特別是可以減輕有車階級的經濟負擔。



趣味連結﹕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diesel

http://www.greenfuels.org/biodiesel/index.htm

http://www.cbc.ca/consumers/market/files/cars/biodiesel/

Thursday, August 03, 2006


kahoo.ca (Simon Li's website)

今晚聽 “一本政經”﹐李家豪公佈了他的網頁。

正﹗上星期睇到 Sharon 的 blog﹐ 今個禮拜多倫多既華人 journalist/commentator 也跳出這麼一步﹐在網上空間整番個 high tech, high touch 的 website. 從此又再拋離其餘的行家一大步。

記得毓民曾經講過﹕做網頁﹐最緊要係內容 ---- content is king. 家豪這個網頁﹐內容無需置疑﹐不過愚見認為 layout 則可以略加改進。

當中留言區亦有網友講及白底灰字 (grey text on white) 雖然係幾 cool, 不過睇網頁時睇得幾辛苦。

還有﹐字體好細﹐應該用較大的字體。我記得當我報讀 EPC (
Elder Planning Counsellor) 專業資格時﹐其中一堂講及長者的需要﹐包括所有通訊 (網頁在內) 的字體應在 12 points 或以上。kahoo.ca 雖然不是 target 長者﹐但是長者亦極有可能是 audience 之內 (蘇博士已是其中之一啦﹗)﹐所以亦請家豪留意。
超哥五個 “E”

“超哥” (梁煥超) 每早的小環節大致上都幾 motivational. 今早他講到五個 “E”。由於我在中間插入﹐不是從頭開始聽﹐所以我猜想他所講的是養生之道。

五個 “E” 是﹕

Eating - 正常飲食
Exercise - 要運動
Vitamin E - 維他命 E (我想包括其餘的抗氧化劑 Anti-oxidants)
Emotion - 控制情緒
Examination - 每年體檢


一早起身聽到這些 “超哥版” 的 “心寧雞湯” -- Good start for the day!

Friday, July 28, 2006

阿伯阿婆 IKEA 買五個早餐﹐點食﹖

奇景﹗確是奇景﹗

咁大個仔第一次食 IKEA 的超級 $1.99 特價早餐﹔兩條小腸 (名乎其實的小) + 一個小型牛角飽 + 一小殼炒蛋﹐再加上少少炸薯仔。好食唔講得﹐總之就係平。

今天早上在 North York 的 IKEA 裡面餐廳﹐排隊在我前面有一對講廣東話的阿伯阿婆﹐兩夫婦竟然拿取了五碟 $1.99 的早餐﹗百思不得其解﹐一對耆英怎可能吃下這麼多東西﹖減食了的我現在是否吃得下第二碟都成問題。

排隊付款找到桌子坐下之後終於真相大白﹕這對「耆英人肉吸塵機」並不是連吃五個早餐﹐而是每人吃一個之前﹐先用預早帶來的膠盒子「打包」三個﹗

唔明。究竟華人是否「刻意」保存知慳識儉的美德﹖抑或直接講一句﹐就是 cheap ??

無論如何﹐這三個打包早餐極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午餐﹔就算是他們知慳識儉﹐委實也不健康﹕這麼多炒蛋﹐加上煎炸油膩﹐還有膽固醇。雖是便宜的食物﹐但是會否得不賞失呢﹖

Wednesday, July 26, 2006



Sharon's Blog

住在加拿大真係可以好 OUT﹗ Sharon 個 blog 原來 up 左好耐﹐都係到今日才知道。

無問題﹐慢慢逐日逐日追番佢過去呢幾個月的大作。



Tuesday, July 25, 2006










Spy Shots of 2007 Honda CR-V
Time really flies as we are already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6 and the 07 models have started to come out.

Being a 2006 CR-V driver and knowing that it is the last model year, I am eager to find out what the 07's will look like. Thanks to the internet, all I need is to google.

It looks like the car has become more "executive looking" and less rugged as the spare tire is hidden away from the hatch.


Personally I still prefer my 06. I believe an SUV should look more rugged than being just a "jacked-up version" of an executive sedan.



男人的十個 “發”

零至十歲﹕ 發芽期﹔
十一至二十歲﹕ 發育期﹔
二十一至三十歲﹕ 發春期﹔
三十一至四十歲﹕ 發 TEE TON (因為無婚結)﹔
四十一至五十歲﹕ 發騷期 / 發瘋期 (發到出黎﹗)﹔
五十一至六十歲﹕ 發 MUNG 期 (更年期)﹔
六十一至七十歲﹕ 發酵期 (開始作下作下多病)﹔
七十一至八十歲﹕ 發癲期﹔
八十一至九十歲﹕ 發軟期 (發軟蹄)﹔
九十一至一百歲﹕ 發霉期 (霉 - 音 MOLD)。

Sunday, July 23, 2006

女 人 的 十 個 “風”

最近在地庫執拾﹐找到這張筆記﹐源至幾年前 “冬叔” (夏春秋) 在 “王亭之春秋” 裡所講的 “女人和男人的十個”﹐頗為有趣抵死。

女 人 的 十 個 “風”

零至十歲﹕ 風趣可人﹔
十一至二十歲﹕ 風姿綽約﹔
二十一至三十歲﹕ 風華絕代﹔
三十一至四十歲﹕ 風騷入骨﹔
四十一至五十歲﹕ 風采依然﹔
五十一至六十歲﹕ 風韻尤存﹔

六十一至七十歲﹕ 風濕骨痛﹔
七十一至八十歲﹕ 瘋瘋癲癲﹔
八十一至九十歲﹕ 風燭殘年﹔
九十一至一百歲﹕ 風光大葬。

下次講 “男人的十個『發』”。

Ode To My 2000 Honda Accord

After six and a half years of faithful service, this week will see the last bout of my Accord (actually my second Accord after my 1991's).



These photos were taken yesterday at the Sunset Beach.

The car will be transferred to Nick as his second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