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1, 2007

第三聚腳點 (Third Place)

拜讀 littleho 今日的 blog "第三聚腳點",發人深省,特別是基督人 (Christians) 。


Here I quote:

"
第三聚腳點

yuling的貼引發我們思想,教會作為「第三聚腳點」(The Third Place) 的可能性。

所謂的「第三聚腳點」,是指在屋企(第一)和工作場所(第二)以外,第三個社交的場所,其特點是「就腳」(即「就近」)、花費低廉、有吃有渴、有定期聚集的「班底」,加上間中出現的新朋友,並且彼此有交流和發輝創意的火花。

這觀念令我立時聯想到酒吧、茶餐廳、大排檔等供人tea break或放工後又不想立即回家卻去「打躉」的地方。

這 第三聚腳點是人類社交上的需要。事實上在初期教會中,也出現了這類「中距離」的社交空間。「近距離」的自然是家庭(連同謀生場所),「遠距離」的是政府, 因著帝王政權的高度集中性和滲透性,基本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連繫到貴族或官員階級,而是大部份都只能接受極權政府由上而下的管治,所以政府作為家庭以外 的社交空間,其實是沒有提供實質的和正面的人際連繫,所以個人只好從一些地方性、實用性和宗教性範疇開展合法的社交空間,例如職工會、福利會(如處理死葬 需要)、同鄉會(同民族的聚合,如唐人街)、鄰舍組織(互助委員會?)、廟宇及會堂等(參Philip A. Harland的Associations, Synagogues and Congregation: Claiming a Place in Ancient Mediterranean Society),當然這些單位的社交功能是可互相重疊的。在這些合法的中距離社交空間下,家庭教會成為新興的「第三聚腳點」。

我 留意到香港人的生活空間其實相當狹小,不利造就「第三聚腳點」出現,我不見很多人放工放學後會聚在一起,Starbuck宣稱自己是個Third Place,但明顯地在香港這並非市民的社交生活場所,香港人有的是The Third Time,而非The Third Place,而且這Third Time多數是在逛商場和個人消費,其次是回家上網打機渡日(難怪Playstation 2也說自己是個Third Place)。換言之,香港人的社交空間是嚴重失衡的,許多人在家庭以外,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同事間的工作關係,在這個家不成家的破碎環境中,許多人連第一 聚腳點都沒有。

教會是極有潛質發展成填補這失落的第三聚腳點。我自己社會以前星期的的聚會時間編得密密麻麻,特別是我們在早上10:00 -11:15有崇拜,在11:45-1:00就分班上主日學。由大聚集的崇拜轉向把人打散的主日學,有損人際交往,而且時常是「滾水淥腳」。自今年十月 起,我們把主日學和崇拜的時段對調,令我們最大伙人一起完結崇拜時,大家是有閒暇可自由聯繫或相約醫肚。可是平日甚少見有人回教會打躉,週五週六的團契也 能聚集人群,但大家的主動性較低,多是以程序主導的心態來運作和參與,欠缺具創意凝聚和火花。

始終教會發展成第三聚腳點的方向,需要教會領導和信徒本身有這意識和意欲,肯花心思和代價去達成。我相信教會作為第三聚腳點是有更深遠的目的,是讓教會成為一個擦出信仰火花以至實踐信仰和服待人群的「反動基地」。教會和信徒不要再白佔地土了。

No comments: